我發現我好像忘記放這個上來...。


一、 人類學演化史:
  1.1850年代,許多人在尋找生物的進化痕跡,而人文科學並非顯學,當時自然科學的分類學較為興盛,影響所及,就連人類學都在尋找人類普遍的行為與社會規則,想透過簡單社會的觀察而剖析當時的社會,希望找到進步的痕跡。
  2.1920~1930年代開始使用更科學的方法,有系統的研究,於是終於從人文學科中獨立出來自成一個學科,但當時仍舊著重從文獻中尋找社會規則,直到馬凌諾斯基建立田野方法為止。當時有許多不同的學派興起,田野研究的特色是研究者自己去調查、用個案建立理論;文化人類學比較重視文化的精神、人格;結構功能論則比較重視框架,希望能夠找到文化的規則;文化相對論則是對抗文化一元論(進化論)的學說,認為文化不只有一條路走,並反抗民族中心主義。詮釋人類學和文化相對論是有相互關係的,前者是後者的再度復興。
英國和美國的人類學研究在這段時間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文化相對論的理論方法瀰漫於美國人類學的研究,而英國則興起了功能主義的方法理論。
  3.1960年代的詮釋人類學和自然科學追尋的法則是不一樣的,因為詮釋人類學沒有因果,只能夠了解、理解,追尋法則並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因為他們的研究對象是人,而人是隨時都在改變的。在詮釋人類學的研究中,他們研究的是近經驗(本土人的經驗和感受,是必須透過人類學家翻譯的經驗),過去曾經使用遠經驗的研究(不是當地人的感受,而是人類學家認為當地人應該是這樣的感受,不是完全貼近的)。相對於詮釋人類學,結構主義的人類學家不描寫感情,他們的注意力比較放在儀式和社會架構之上。

一、 人類學的面向:
1. 人類學的經典著作可保持長久的生命力,他們所包含的資料可以用來被推論新的概念與理論,是保守而非歷史的,這樣的形象界定了人類學內部結構。
2. 民族誌是人類學家賴以對學科內外的理論與知識探討做出貢獻,非常個人且富想像力的媒介。
3. 人類利用物質創造生活方式,並從而決定了最上層的文化思想(宗教),生產模式掌握了權威,基本社會動力在不同生產方式,社會進步是因為階級鬥爭。維繫傳統,就必須打破傳統。傳統是沒有固定的,無論什麼都只不過是部分而已。
4. 民族誌工作已經成為提高人類學者職業地位以及建立期聲望的創造性活動。

二、 一部好的民族誌特點:
1. 通過田野工作環境的描寫,解說日常生活的意義。
2. 通過對異鄉他族的文化和語言進行跨越界線的翻譯,顯示出民族誌作者的語言功底,並表現他對土著文化的意義和主體性的掌握。
3. 賦予文化以整體的觀點。

三、 詮釋人類學:
1. 傾向把注意力轉移到強調意義,符號象徵語言,以及轉移到承認人類學科的核心是把社會生活當成「意義的協商」的認識上來。
2. 把社會活動的混亂面置於研究工作的優先地位。
3. 泛文化的理解是通過不同的對話而在不同程度上獲得的一種近似值。通過對話,人類學者和報導人互相糾正對方的錯誤,從而達成社會交往所需要的一定程度的共識。
4. 詮釋只能達到近似值,而且必須具有開放性,從而為詮釋人類學提供了一種有異的界說。
5. 近經驗或異文化本土概念的呈現,應該與作者和他的讀者所共享的、更易理解的遠經驗並列。當代實驗民族誌寫作多半主張在民族誌作品中直接結合田野工作中萌發的近經驗和遠經驗觀念。
6. 運用對話來處理並置(juxtaposition),在進行對話交流的兩個人之間,至少總是存在一個第三參與者,這個第三者就是嵌入語言中的無意識結構、術語、行為等等各種非語言代碼,以及對什麼構成現實或象徵形象的各種假設的中介體。

四、 寫作的精神與視野:
1. 如果一部實驗民族誌能夠在民族誌寫作傳統中,為自己找到一個被認可的位子,並獲得發明性效果的話,那麼他就成功了。
2. 從不同研究情境中發現新的觀念、新的修辭韻味、新的理論洞察力以及新的分析眼光。實驗氣氛的本質,在於允許讀者和作者不斷創造出新的洞見。
3. 實驗文本是為了通過寫作技巧的操演帶來理論洞察力,為了使民族誌的更新成為理論發展的工具。
4. 在尋求表達本土觀點的長久努力中,這些實驗文本力圖採取各種不同的文本策略,向他們的讀者傳達他們對被研究者經驗豐富而精緻的理解。我們可以把這種實驗的文本稱做關於經驗的民族誌。
5. 他們力圖使讀者相信,文化比他們想像得更加重要;他們也在探索泛文化的美學,認識論以及心理學領域中的新的領域園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m811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